“中國速度”在牙買加贏得掌聲。位于牙買加圣伊麗莎白教區的酒鋼阿爾帕特氧化鋁廠,復工后僅用了一個多月時間日產氧化鋁就達到2000噸。這標志著中企“走出去”在加勒比地區取得實質性進展。
中國駐牙買加大使牛清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與牙買加的首個國際產能合作項目落地開花,為牙買加經濟增長注入“強心劑”,促進中牙兩國務實合作,也為中牙建交45周年獻上了一份厚禮。
氧化鋁廠沉寂8年后復工
牙買加交通礦業部長邁克爾·亨利在10月復工典禮上表示,牙中各有優長,酒鋼阿爾帕特氧化鋁堪稱牙中“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典范”。
酒鋼牙買加阿爾帕特氧化鋁廠董事長劉萬祥告訴本報記者,牙買加鋁土礦總儲量約25億噸,世界排名第五,氧化鋁品位高,平均超過50%,但該國作為“中等收入重債國”,債務占GDP比重高達125%。建于1969年擁有年產165萬噸氧化鋁能力的阿爾帕特廠,由于資金不足而被迫于2009年關停,后雖經兩次努力均未能成功重啟。2016年7月,被甘肅省嘉峪關市的酒泉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酒鋼”)東興鋁業公司以2.99億美元收購,成立酒鋼阿爾帕特氧化鋁廠。2017年6月,該廠投料恢復生產;10月,該廠開始生產氧化鋁產品,11月中旬即達到日產2000噸。
酒鋼在“救活”阿爾帕特的同時,也補齊了自身的短板。劉萬祥坦言,酒鋼具備175萬噸/年的電解鋁生產能力,但自身鋁產業鏈不完善。其電解鋁產業的原材料氧化鋁,全部由國內外氧化鋁企業提供。近年氧化鋁價格持續走高,導致生產成本進一步增加,鋁土礦和氧化鋁原料供應存在較大缺口。
在此背景下,中牙產能合作不僅有利于企業突破自身發展瓶頸,也有利于長期穩定發展。記者了解到,阿爾帕特氧化鋁廠共有三條生產線,目前只恢復了一條,另外兩條正在修復中,預計2018年一季度可實現滿負荷生產。
解決就業問題,雇用當地員工
如今,沉寂了8年之久的阿爾帕特氧化鋁廠再現熱火朝天的生產場面。一些老職工重新回到熟悉的工作崗位,流下激動的淚水。邁克爾·亨利表示,阿爾帕特氧化鋁廠從1969年建立到2009年關閉,他本人親歷了工廠的繁榮與衰敗。中國企業收購阿爾帕特氧化鋁廠,解決了千余人的生活問題,為牙實現經濟增長提供了新的機遇。
中國駐牙買加大使館經商參贊范江虹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酒鋼的投資契合了牙買加的發展要求和政府期待,緩解了就業壓力,可謂恰逢其時。近年來,沉重的債務導致牙投資不足,增長緩慢,失業高企,平均失業率為13%,青年失業率更是超過30%。牙買加歷屆政府均將增加就業視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屆政府為此專門設立了經濟增長及就業部,部長由牙買加總理安德魯·霍爾尼斯兼任。
到目前為止,阿爾帕特氧化鋁廠的升級改造已創造了730多個全職就業崗位和500多個合同崗位。企業堅持屬地化經營,除管理高層外,均雇用當地或國際職員,牙中員工比例高達100∶4。
酒鋼集團自收購阿爾帕特氧化鋁廠以來,主動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積極融入當地。目前,已為當地社區提供資金8萬美元,用于醫療、農業等事業。酒鋼尤其注重教育投資,截至9月已累計為1219名學生提供了資助,為近60所學校提供資金用于改善教育設施和推進文體活動。酒鋼還免費為附近社區居民、學校、衛生所、警察局、消防部門提供生活用水,與當地社區理事會合作,安排本地人員開展園林綠化、清潔、火車線路過路保護等工作,共計支付了140萬美元工資和費用,使350多人得以輪崗就業。
計劃建設中牙經貿合作園區
“阿爾帕特氧化鋁廠只是合作的第一步,下一步還將有大的動作。”劉萬祥表示。為解決生產電解鋁所需的原料問題,酒鋼正著手在廠區周邊建立“牙買加中國經濟經貿合作園區”,計劃2019年開始建設,2030年完工并進入運營階段。園區整體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將引進中國技術和中國裝備,促進優勢產能合作,實現加工制造、現代物流、農業示范、城鎮服務等“四位一體”。
劉萬祥說,所謂“加工制造”,就是以北美、加勒比海地區為主要目標市場,發展出口加工業,重點發展牙買加鋁土礦石灰石、風能、太陽能等資源的精深加工。而“現代物流”則包括將有關港口擴建為合作區專業港口,同時依托港口發展倉儲、運輸、商貿集散、流通加工、裝卸搬運、物流信息等業務,建立海關監管區等等。這一工程預計可為牙買加帶來大量就業崗位,“對此我們翹首以待”,亨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