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棒是擠壓型材關鍵原材料,國內8成以上鋁棒生產是以電解鋁廠鋁液澆鑄而成,鋁棒行業基本上跟隨上游電解鋁伴生發展,近年來電解鋁產能過剩情況同樣反映到鋁棒行業,特別是去年開始山東產能迅速擴張使得國內鋁棒供應過剩矛盾愈發凸顯。2016年上半年廣東市場公共倉庫鋁棒刷新記錄突破5萬噸,2017年上半年再創新高突破8萬噸,9月中旬再創新高至17.7萬噸,不斷刷新的庫存數據顯示,國內鋁棒供需自主調節能力正在被打破,鋁棒行業生產彈性越來越低。
圖:廣東公共倉庫鋁棒庫存量
然而上半年開始的清理整頓違規產能專項行動遏制這股趨勢,違規產能主要以新疆希望、新疆其亞、山東信發、山東魏橋等四家大型鋁廠為主,違規產能總量高達468萬噸(含在建),違規產能的清理影響最大就是鋁棒和鋁錠兩類鋁產品,據阿拉丁(ALD)估計至少200萬噸以上鋁棒(含部分在建)受到影響。新疆其亞80萬噸新建產能未能及時辦理產能指標置換被叫停建設,其40萬噸鋁棒項目同樣被擱置下來,建設時間表再度延期;新疆希望不僅新建80萬噸產能被叫停生產,其在產80萬噸屬違規產能被叫停生產,由于環保及鋁廠產能減半影響,其自身加上工業園內鋁棒生產受到極大影響,整體開工狀況反倒不如去年同期;山東信發除在建違規產能叫停建設以外,其58萬噸違規產能叫停生產,新建鋁棒項目鋁水供應不足,不得不調整鋁水外銷比例發展鋁棒項目,導致山東信發及下游無法足額生產,開工制約明顯;山東魏橋268萬噸違規產能散落濱州各個縣區,盡管爭取產能置換,龐大的違規產能關停影響到魏橋鋁錠生產和鋁水外銷,下游創新金屬等企業受魏橋減產影響到鋁棒等初級鋁合金產品生產。清理整頓違規產能專項行動對鋁棒行業供應過剩的矛盾基本得到了解決,而接踵而至的京津冀及周邊省市2017-2018年度采暖季限產卻是將鋁棒行業整體推向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京津冀及周邊省市采暖季限產在電解鋁行業主要以山東、河南、山西為主,河南、山西等地限產電解鋁企業鋁水并未完全就地轉化,山西電解鋁企業下游配套不足,河南電解鋁企業主要以板帶生產為主,兩省產能規模和產品結構背景下,限產對下游加工沖擊并不大。而山東省是國內最大電解鋁生產省份,下游配套最為齊全,是國內最大的鋁桿、A356合金、鋁棒等初級鋁合金生產基地,山東省采暖季限產對國內鋁合金供應造成沖擊最大,特別是6063鋁合金棒。據阿拉丁估計山東省采暖季限產將影響電解鋁產能約200萬噸,其中山東信發38萬噸限產絕大部分減少對鋁棒生產,魏橋170萬噸左右采暖季限產則以鋁桿、鋁合金錠和鋁棒為主,特別是鋁棒,我們估計采暖季期間山東將有150萬噸左右鋁棒生產受限。
再來看潛在供應,目前除東方希望兩個工廠能補充40萬噸產能以外,其余企業可增量的空間并不大。青海、甘肅、寧夏等地開工基本穩定,難有增量空間,新疆受東方希望違規產能停產影響,其自身鋁棒生產已停產數月,進入冬季希望及工業園鋁棒恢復開工需求不大;西南地區受廣東鋁棒加工費低迷影響,鋁棒生產持續萎縮,多數已轉型生產扁錠等其他合金,不出現極高加工費刺激,對鋁棒生產熱情不大,西南三省(桂、黔、滇)最多激發20萬噸潛在產能釋放;內蒙古因包頭希望20萬噸近期恢復開工,但開工量很小,其下游喜凱隆鋁業仍處試產階段,短期內無法釋放產量。綜合上述企業計算,阿拉丁估計采暖季期間可釋放潛在產能應該在30-50萬噸之間,采暖季期間鋁棒仍將面臨至少100萬噸供應缺口,考慮到當前鋁棒市場實際已進入去庫存階段,采暖季期間鋁棒供應將明顯供不應求。當然也不能忽視環保對消費影響,京津冀及周邊環保環保限產對建材生產、房地產施工影響也是不小的,但是總體來看我們估計環保限產對供應和消費作用應該是七分供應三分消費,供應收縮是大趨勢,甚至不排除再度督查企業熔鑄環節等非標棒生產,沖擊重熔棒市場,影響鋁水棒替代品供應。
再看當前市場狀況,近期廣東市場面臨著居高不下的庫存和長期震蕩的鋁價抬高鋁棒廠鋁水采購成本、貿易商囤貨的持貨成本兩個主導因素,前者限制加工費上漲,后者支撐加工費,加工費在鋁價異常波動中表現劇烈,整體低于正常市場價格,近一個月以來,廣東市場鋁棒加工費基本運行在倉庫自提加工費南儲價300-500元/噸區間內,在庫存沒有下降至正常水平之前大概仍將運行于此。從目前庫存來看,截止至10月27日,廣東市場公共倉庫庫存11.56萬噸,較9月中旬最高下降了6萬噸,一方面前期違規產能關停波及鋁棒生產,另一方面下游消費回暖加速鋁棒去庫存,按照當前去庫存速度廣東市場鋁棒庫存有望在11月下旬回歸正常水平,甚至供應偏緊,之后受采暖季限產使得鋁棒供應再度收縮,加工費有望在年尾實現高位運行。